生态“组合拳”为企赋“绿能”_天天快播

2023-05-09 01:52:14    来源:同花顺财经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主体责任。常州经开区通过优政策、送服务、强培训,政府部门始终与企业“站在一起”,打出生态“组合拳”,为企业排忧解难,推动环境治理多元共治,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资料图】

常景轩陆文杰

“绿岛”项目,让中小微企业集中精力谋发展

5种水质调节池,每个池深8米,装饰材料、线路板、金属表面处理等行业生产废水分类排入,进行分质收集、分质预处理……日前,位于遥观镇前杨工业园的集中式工业废水预处理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日处理工业废水能力为2000吨,将惠及150余家企业,该项目也入选了省生态环境厅“工业废水处理绿岛”项目。

据了解,“绿岛”是指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理念建设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通过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有效降低中小微市场主体治污成本。包含集中式工业废水预处理项目在内,目前常州经开区已建成4个“绿岛”项目,在建2个“绿岛”项目。通过引导市场主体建设共享型环保设施,降低中小微市场主体治污成本。

常州经开区生态环境执法分局局长汪传军介绍,实施“绿岛”项目后,企业只需将满足预处理设施接管标准要求的工业废水运输出厂,通过“集中式工业废水预处理项目”分类收集、分质预处理后,进入前杨污水厂二次处理,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可以有效杜绝中小微企业废水散排、漏排、偷排和超标排放现象,也让中小微企业腾出更多精力谋发展。

编制《手册》,实用性强为企业排忧解难

“作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常州经开区乡镇企业较多,部分企业产业结构偏重,生态环保理念跟不上高质量发展要求。”常州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张庆介绍,一边是企业成长进步的需求很大,一边是生态环境部门人手有限,工作人员无法挨个上门指导。为了破解这一困局,去年6月,区生态环境分局编制了《环境管理指导手册》(简称《手册》),让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有法有据可依。

《手册》从管理体系、环保手续、环保设施、应急措施、绿色金融等8个方面,梳理了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解读了生态环境政策。“这本32页的‘绿皮书’,以图多文少、简明扼要的形式,总结提炼了企业在生态环境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建议采取的应对举措,都是我们日常走访巡查企业过程中收集整理的。”张庆说。

业务指导加强了,政策配套也要跟上。区生态环境分局出台了《关于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先配置排污指标、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实行包容审慎处罚、强化环保信任保护等8项措施。

江苏夏博士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常州经开区首个申请到“环保贷”的企业,目前,500万元的贷款已全额发放。“这500万元为公司补充了流动资金,我们进行了环保设施的提档升级和产线的自动化改造,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提振了发展信心。”江苏夏博士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建业说。

奖惩分明,局长组团为企业做好服务

常州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破坏环境的企业除了接受行政处罚外,还要为修复损害后果买单。3月7日,辖区某企业自费购买树苗,组织员工在遥观镇宋剑湖畔植树50余棵,作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额外赔偿。原来,该企业由于废气处理不到位被区生态环境分局作出行政处罚并立案处理,通过参与“补植复绿”,强化“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意识。

科普环境法,局长上讲台。去年以来,汪传军、张庆等区生态环境分局条线分管领导们组成的“局长团”,围绕生态文明、本土环境质量概况、环保法律法规概述、企业环境管理要点等方面,先后为辖区重点企业送去十余场生态环保主题培训。

2022年,常州经开区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质的变化。PM2.5平均浓度为30.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1%,绝对值和改善幅度在全市排名第一,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Ш类,达历史最好水平。常州经开区管委会获评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集体,常州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获评2022年省生态环境系统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标兵集体。全年争取各类上级资金8159万元,已下达7869万元。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